如果要问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高血糖这三高中哪一个危害更大,我的答案是高血糖。
首先,高血糖是人体衰老的加速器。相比长年高血压及高血脂患者,糖尿病患者老得更快、更明显。
其次,糖尿病的并发症不但种类多、危害大且出现的时间更高,很多糖尿病患者往往以并发症为线索而得以确诊。
再次,糖尿病一旦确诊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也就是说糖尿病只能控制,不能像高血脂乃至高血压那样,存在治愈的可能性。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糖尿病虽说危害大,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以及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更是让人生不如死,但糖尿病(这里主要指2型糖尿病)也有“温情”的一面。
这温情的一面就体现在糖尿病前期上。糖尿病前期是被医生广泛认可的唯一可逆转糖尿病的窗口期。
在这个阶段,如果重视并积极行动起来,是可以避免被打上糖尿病病人的标签而最终回归正常人的序列的。
这个世界有一些擦肩而过会让你抱憾终身,我觉得没有发现糖尿病前期,应该是其中最大的遗憾了。
展开剩余70%那么,什么是糖尿病前期呢?
临床上,主要通过两个数值指标来判断与定义,这两个数值指标分别是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
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如果落在下图的标准之中,即为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这两个受损只要出现一个便是糖尿病前期了。
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标准对照表 | 图片来源:自制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获得这两个数值进而判断自己是不是处于糖尿病前期呢?
首先,在检测血糖的时候千万不要因为空腹血糖在6.1mmol/L以下就以为万事大吉了。为安全起见,还得测一下餐后两小时血糖。
其次,血糖是时刻处于波动状态之中的,一次检测正常并不代表真正的正常。如果自己属于糖尿病高风险人群。
比如年龄在40岁以上、体重指数在24kg/m²以上、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史以及肥胖缺乏运动者就要多检测几次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了。
此外,诊断糖尿病前期靠的是静脉血而非指头血。如果嫌麻烦的话,还可加一项灵敏度更高的检测指标。
这个检测指标就是糖化血红蛋白。
如果糖化血红蛋白的百分占比大于等于5.7%而小于6.5%,也可以作为糖尿病前期的诊断依据。
通常情况下,完成这些检测基本就可以锁定糖尿病前期了,也即不给自己留下错过糖尿病逆转窗口期的遗憾。
我国是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截至2021年,20~79岁的糖尿病患者约1.41亿人。
相比糖尿病人群,我国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规模更为庞大。
有数据显示,我国国糖尿病前期人群约在3.5亿到5.0亿之间,如果按照后者来算的,也就意味着每3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处于糖尿病前期。
目前我国每年至少有10%的糖前人群会自然转变成2型糖尿病患者,有一半糖前患者,10年内会发展为糖尿病。
所以,我们在了解糖尿病风险及如何应对的同时,更应该知道并关注糖尿病前期。
因为通过糖尿病前期的及时发现与干预,我们是可以将糖尿病这个恶魔彻底得扼杀在“摇篮”里!
这也是我们不与糖尿病“为伍”的唯一机会!
发布于:浙江省创同配资-创同配资官网-可靠股票配资公司-青海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